铝行业的去产能、环境整治和国际贸易
1月10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供给侧改革有关情况发布会上称,供给侧改革是“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2016年钢铁去产能目标4500万吨,煤炭去产能目标2.5亿吨任务已经超额完成,2017年将加大“三去一降一补”的力度,去产能除钢铁煤炭外,将扩展到产能过剩的行业。水泥、玻璃、电解铝和船舶等行业成为备选范畴。
1月12日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提出,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坚决打赢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提出,2017年中央企业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473万吨。积极在有色金属、船舶制造、炼化、建材和电力等产能过剩行业开展去产能工作。
1月12日奥巴马政府就中国的铝补贴问题向世贸组织(WTO)发起新的投诉,指控北京方面通过廉价的国家定向贷款和能源补贴“人为”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中国对铝行业提供补贴的行为违反了WTO禁止对其他成员国造成“严重损害”的补贴的规定。
1月12日关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办法征求意见的消息在市场上扩散,征求意见指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扩大至“2+26”城市。据传已经有针对性的对氧化铝和电解铝行业征求减产方案。根据《关于印发《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的通知》,2017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其中,南部四区(丰台,通州,房山,大兴区)达到63微克每立方左右; 天津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6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 河北省pm2.5年均浓度达到62微克每立方米左右。
铝工业在具体区域内所占经济比重和产值大,单位产出污染小,整体规模相对钢铁和煤炭明显不同,这是电解铝与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不可能同向一致的主要原因。
去产能不仅仅指产能减少,也代表先进产能的结构性增加,2016年电解铝产业发展的现实就是明显范例。但电解铝行业一年以来的新增产能确实超出市场预期,尤其在一些区域,扩建投产速度和集中度明显提升,环境容量和潜在污染外延影响值得关注,尤其是在京津冀周边的山东、河南、山西等区域。
针对总量的大幅提高,潜在环境风险的增加,另外还有贸易环境的恶化,具体优惠政策被国际关注等原因,电解铝行业不排除在2017年会被政策重点关注,去产能或者配合环境整治的任务分摊到具体氧化铝和电解铝企业也并不足为怪。考虑到就业问题,产业集中度问题,经济贡献问题,污染风险相对小等因素,预计氧化铝和电解铝的去产能是适量和稳妥的,但对本行业的市场影响又是巨大和长期的。
针对贸易环境,不得不多说一句,我们的优惠电价更多是在政府主导推动下最大化的发挥了市场属性。仅仅针对电解铝行业,没有了直供电的双方合作,相信前期不少电厂也已经入不敷出或者不可持续。直供电的执行,一方面保证了电解铝企业的电价下降和供电稳定,另外对部分发电企业也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稳定了用电负荷,提高了发现小时数,增加了发电量,从长期来看,也保证了电厂成本的可控。针对煤价的上涨,由于直供电主要是发电端和受电端的议价,本身在去年就已经有了和铝价的联动,相信今年也要考虑和煤价以及铝价的联动,完全确定为人为或者政府强制推行明显有失偏颇,是对中国市场了解脱节的表现。
归根结底,中国这一阶段的电解铝建设和投产相对集中和迅速,要重点注意供应结构的矛盾日渐突出;中国的铝产业政策相对合理和有序,更多代表了市场化,并不能说建设自备电是与时俱进,而地方公电和铝厂的有效整合就不是与时俱进,没有了铝厂的用电负荷,公用电厂也将有阶段性的节点生存压力。
来源:网络